前言
SONY 的一直拥有业界盛名的降噪技术,其前一代产品 WH-1000XM3 也拥有业界较好的降噪技术。而前几周 WH-1000XM4 正式发布后,我就萌生了购入 WH-1000XM4 的想法。
作为 SONY 得意产品的 WH-1000XM3,其降噪效果已经令人满意,也基本解决了佩戴的问题,而这次,作为 M3 的升级版 M4,则注重体现了其在智能佩戴方面的升级。
开箱

箱体继承了 SONY 的「传统」风格,A 面稍带磨砂风格,看上去很有质感。内包装简明地写了连接指南,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看的。

随耳机还附带了一些说明,包括《SONY Headphones Connect 指南》、《参考指南》、《使用说明书》、《产品保修卡》,详细讲解了耳机的一些功能,对新手来说非常友好。

内容物全览。主要包含了耳机、USB-A 至 USB-C 充电线、3.5mm 耳机线、用于飞机的插头转接器。
新特性

前文说到这次 SONY 产品在智能佩戴方面的升级则具体体现在「Speak to Chat」这项新功能。顾名思义,借助耳机内置的多麦克风和音频信号处理技术,当你与他人对话时,耳机就会暂停音乐,并开启环境声模式。这项功能并不需要用户进行操作,也没有要求用户使用指定的关键词或语句开启,达到了人机自然交互的状态。在实际体验中,几乎感觉不到与他人对话有何障碍,非常让人满意。
这项功能默认在对话结束后 30 秒关闭,如果觉得太长,也可以调节为 15 秒。如果你觉得太短,也可以选择 1 分钟,甚至是手动关闭。

同时 SONY 还引进了 DSEE HX 的升级版,DSEE Extreme。DSEE HX 可以将有损音源进行优化,使其更贴近无损音质,而 DSEE Extreme 能动态识别乐曲风格及元素,带来更加丰富饱满的聆听体验。

同时连接两个装置也是 M4 的特性,但是实测这项功能比较鸡肋,在同时连接时仅支持 SBC 串流,且不支持混音,只是一个相对快速的切换设备功能。
与此同时,WH-1000XM4 还有入耳检测的功能,实测也是较为灵敏,尚令人满意。
功能

WH-100XM4 可通过蓝牙或 NFC 与设备建立连接,同时可通过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应用对耳机进行各项参数的调整。在应用中,有诸如「自适应声音控制」、「降噪优化器」、「自定义按钮的功能」、「自动断电」等参数可调。

和上一代一样,WH-1000XM4 依旧提供了铂金色和黑色两个配色,而黑色版采用了「黑色机身+金色 LOGO」的设计,很有质感但却不会非常正经。右边耳罩则是感应区,可以感应并执行一些指定的操作,如双击暂停、上滑提高音量、右滑下一首、长按激活语音助手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一代的「快速提醒」在这一代依然得到了保留,如遇到需要说话的情况,你也可以选择用三指捂住右边耳罩,即可进入「快速提醒」。

在耳机底部,SONY 还设计了 USB-C 的充电接口和 3.5mm 的有线接口,其中 USB-C 接口还支持快速充电,续航和上一代 M3 相似。3.5mm 接口则可以让你在耳机充电或没电时也能享受音乐,但需要注意的是,此时的耳机不支持降噪功能。

在耳机侧面还有两枚物理按键,分别是电源键和自定义按键,自定义按键可以在 Headphones Connect 中配置为「环境声控制」或「腾讯云小微」(国行)。按钮都在非常容易触摸的地方,只需要上手几次就可以实现盲操作。
声音表现

硬件方面,WH-1000XM4 依旧采用了配备 LCP 镀铝液晶分子振膜的 40mm 动圈单元,并继承了 HD 降噪处理器 QN1,相比上一代优化了处理算法,并实现了每秒采样 700 次的降噪,较 AirPods Pro 的每秒 200 多了两倍多,降噪非常优秀。
实际听感上,耳机的声音非常有厚度,也非常耐听,鼓点也非常饱满,整体还算舒服。
总结
作为在音频领域头部的 SONY ,在降噪耳机领域已经有非常深厚的功底。而这次带来的诸如「Speak to Chat」等功能让产品的智能化体验锦上添花。虽然这些功能看起来「区别不大」,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可以大大提高你的使用体验。
如果你是 WH-1000XM3 用户,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升级,因为 WH-1000XM4 在核心体验上可能并无质的提升,而如果你是 WH-1000XM2 或其他品牌的用户,则可以尝试一下 WH-1000XM4 给你带来的全新体验。
最后,放一张 WH-1000XM4 和 NW-A105 的合照。
